水調歌頭旅游 水調歌頭 地點(diǎn)
導讀:水調歌頭旅游 水調歌頭 地點(diǎn) 1. 水調歌頭 地點(diǎn) 2. 水調歌頭 游覽 3. 《水調歌頭·游覽》 4. 《水調歌頭》游覽 5. 水調歌頭春游 6. 水調歌頭旅游的詞 7. 水調歌頭描繪的景色 8. 水調歌頭 臺城游 9. 水調歌頭帶湖 10. 水調歌頭湖海倦游客
1. 水調歌頭 地點(diǎn)
水調歌頭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寧九年)中秋作者在密州時(shí)所作。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(xiě)詞的過(guò)程:“丙辰中秋,歡飲達旦,大醉。作此篇,兼懷子由?!碧K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(jiàn)不同,自求外放,輾轉在各地為官。他曾經(jīng)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,以求兄弟多多聚會(huì )。公元1074年(熙寧七年)蘇軾差知密州。到密州后,這一愿望仍無(wú)法實(shí)現。公元1076年的中秋,皓月當空,銀輝遍地,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,已七年未得團聚。此刻,詞人面對一輪明月,心潮起伏,于是乘酒興正酣,揮筆寫(xiě)下了這首名篇。
寒窯賦是呂蒙正書(shū)寫(xiě),公元944年(后晉出帝開(kāi)運三年)生于今河南洛陽(yáng)官宦之家,
早年隨生母被父親趕出家門(mén),寄居在洛陽(yáng)南之龍門(mén)山一個(gè)寺廟里。方丈可憐他們母子,特別是他看呂蒙正勤奮好學(xué),為人善良,貧賤不移,決非久居人下之人,很是照顧,派人為他們母子在禪院附近山上鑿了一個(gè)石洞安身,生活十分艱苦,但他刻苦求學(xué),并于公元977年(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)狀元奪魁。呂蒙正考中狀元后,授將作監丞,通判升州。太宗征討太原,呂蒙正被授著(zhù)作郎,入自史館。
有此可知,寒窯賦比水調歌頭早
2. 水調歌頭 游覽
水調歌頭·游覽宋代:黃庭堅瑤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。
溪上桃花無(wú)數,枝上有黃鸝。
我欲穿花尋路,直入白云深處,浩氣展虹霓。
只恐花深里,紅露濕人衣。
坐玉石,倚玉枕,拂金徽。
謫仙何處?無(wú)人伴我白螺杯。
我為靈芝仙草,不為朱唇丹臉,長(cháng)嘯亦何為?
醉舞下山去,明月逐人歸
3. 《水調歌頭·游覽》
1、安得五彩虹,駕天作長(cháng)橋?!畎住督股酵壬健?/p>
2、我欲穿花尋路,直入白云深處,浩氣展虹霓?!S庭堅《水調歌頭·游覽》
3、柳外輕雷池上雨,雨聲滴碎荷聲。小樓西角斷虹明?!獨W陽(yáng)修《臨江仙·柳外輕雷池上雨》
4、斷虹霽雨,凈秋空,山染修眉新綠?!S庭堅《念奴嬌·斷虹霽雨》
5、香爐初上日,瀑水噴成虹?!虾迫弧杜眢缓型麖]山》
6、正雁水夜清,臥虹平帖?!獏俏挠ⅰ栋迪恪に臀壕錇I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》
7、蜃散云收破樓閣,虹殘水照斷橋粱?!拙右住督瓨峭硖骶拔秕r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》
8、深澗飲渴虹,邃河生秋雷?!P《姑射山詩(shī)題曾山人壁》
4. 《水調歌頭》游覽
謫仙何處?無(wú)人伴我白螺杯。出自宋代文學(xué)家、書(shū)法家黃庭堅的詞作《水調歌頭·游覽》。這首詞通過(guò)抒發(fā)一次春游的感受,表現了鄙棄世俗的清高。上片描繪溪山美麗的春景;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遺世之情態(tài),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飄逸和瀟灑。
全詞情景交融,緩緩道來(lái),靜穆平和,俯仰自得,反映了詞人孤芳自賞、不肯媚世以求榮的品格,體現了詞人超軼絕塵、游于物外的審美理想,雖然也流露了詞人徘徊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的矛盾心情,但仍不失豪縱之氣。
5. 水調歌頭春游
1、勃勃生意滿(mǎn),翠浪涌縱橫?!鲎运巍ずS《水調歌頭》
2、勃勃生濕氣,人人牢于鋦?!鲎蕴啤てと招荨秴侵锌嘤暌驎?shū)一百韻寄魯望》
3、勃勃駭浪騰,復恐蟄鰲拚?!鲎苑冻纱蟆洞虧迥住?/p>
4、勃勃畬田氣,磷磷水磑聲?!鲎酝跤韨牎洞河文响o川》
5、因登巨石知來(lái)處,勃勃元生綠蘚痕?!鲎蕴啤ば意惯d《云》
6、昭崖泫泉液,勃勃上云氣?!鲎酝粞钻啤斗詈徒瓫_陶居二十韻》
7、況復將此心,勃勃塵慮壅?!鲎怨 兜侵滤w觀(guān)山用種字韻同賦一首》
8、勃勃松梢云片起,琤琤藕葉雨聲留?!鲎院樽少纭队铩?/p>
6. 水調歌頭旅游的詞
出自宋代辛棄疾《水調歌頭》詞
原文“落日古城角,把酒勸君留。長(cháng)安路遠,何事風(fēng)雪敝貂裘?!?/p>
長(cháng)安的解釋 長(cháng)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詳細解釋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年定都于此。
遠的解釋 遠 (遠) 距離長(cháng),與“近”相對:遠方。遠道。遠程。遠景。遠足(較遠的徒步旅行)。
7. 水調歌頭描繪的景色
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寫(xiě)的是黃洋界的景色
8. 水調歌頭 臺城游
水調歌頭和西江月都是詞牌名。
水調歌頭,詞牌名,又名“元會(huì )曲”“凱歌”臺城游“水調歌”“花犯念奴”“花犯”。以毛滂《元會(huì )曲·九金增宋重》為正體,雙調九十五字,前段九句四平韻,后段十句四平韻。另有雙調九十五字,前段九句四平韻、兩仄韻,后段十句四平韻、兩仄韻;雙調九十五字,前段九句四平韻、五葉韻,后段十句四平韻、五葉韻等變體。
西江月,唐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牌名,又名“白蘋(píng)香”“步虛詞”“江月令”等。唐五代詞本為平仄韻異部間協(xié),宋以后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,末轉仄韻,例須同部。以柳永詞《西江月·鳳額繡簾高卷》為正體,雙調五十字,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。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,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,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。
9. 水調歌頭帶湖
48歲
辛棄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字幼安,號稼軒,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(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)人,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,人稱(chēng)詞中之龍,與蘇軾合稱(chēng)“蘇辛”,與李清照并稱(chēng)“濟南二安”。
辛棄疾生于金國,少年抗金歸宋,曾任江西安撫使、福建安撫使等職。追贈少師,謚忠敏。
有詞集《稼軒長(cháng)短句》,現存詞600多首,強烈的愛(ài)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。著(zhù)名詞作《水調歌頭》(帶湖吾甚愛(ài))、《摸魚(yú)兒》(更能消幾番風(fēng)雨)、《滿(mǎn)江紅(家住江南)》、《沁園春》(杯汝來(lái)前)、《西江月·夜行黃沙道中》等。
其詞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多樣,以豪放為主,風(fēng)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。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,抒寫(xiě)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(ài)國熱情,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,對當時(shí)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;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。
著(zhù)有《美芹十論》與《九議》,條陳戰守之策。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(jiàn)不合,后被彈劾落職,退隱山居,公元1207年秋季,辛棄疾逝世,年68歲。
1207年秋,68歲的辛棄疾,身染重病,朝廷再次起用他,任他為樞密都承旨,令他速到臨安(杭州)赴任。詔令到鉛山,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,只得上奏請辭。
這年農歷九月初十,民族英雄、愛(ài)國詞人辛棄疾帶著(zhù)憂(yōu)憤的心情和沒(méi)有實(shí)現的遺愿離開(kāi)了人世。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陽(yáng)原山。
10. 水調歌頭湖海倦游客
1、云海路應迷
[宋] 辛棄疾 《水調歌頭·造物故豪縱》
2、古來(lái)云海茫茫
[宋] 蘇軾 《水龍吟·古來(lái)云海茫?!?
3、蒼茫云海間
[唐]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 已折疊2條李白的查詢(xún)結果
4、云海路悠悠
[宋] 張元干 《水調歌頭·今夕定何夕》
5、云海漾空闊
[宋]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·云海漾空闊》
6、胸中云海
[宋] 朱敦儒 《念奴嬌·放船縱棹》
7 、恍然云海渺茫茫
[宋] 趙長(cháng)卿 《水調歌頭·把酒相勞苦》
8、云海渺無(wú)際
[] 王炎2 《水調歌頭·千里倦游客》
9、茫茫云海
[宋] 李綱 《減字木蘭花·茫茫云?!?
10、云海路長(cháng)天杳杳
[宋] 杜安世 《玉樓春》
11、茫茫云海風(fēng)濤惡
[宋] 無(wú)名氏 《憶秦娥·煙漠漠》
12、云海夙相期
[元] 許有壬 《南鄉子·暑室困蒸炊》
13、云海寄窮發(fā)
[宋] 趙鼎 《好事近·羈旅轉飛蓬》
14、舞罷魚(yú)龍云海晚
[宋] 葉夢(mèng)得 《江城子·銀濤無(wú)際卷蓬瀛》
15、仙山路隔空云海
[宋] 李之儀 《千秋歲·深秋庭院》
16、云海接瀛洲
[元] 姬翼 《感皇恩·云海接瀛洲》
17、何以即今云海上
[宋] 陸游 《醉歌》
18、云海渺空闊
[宋] 楊冠卿 《水調歌頭·年少青云客》
19、話(huà)盡山云海月情
[宋] 釋重顯 《頌一百則》
20、云?!躏L(fēng)濤
[元] 胡祗* 《木蘭花慢 慶翰長(cháng)八十》
21、孤云海樹(shù)
[宋] 張炎 《木蘭花慢·目光牛背上》
22、云海冥冥日向西
[宋] 陳師道 《絕句》
23、微茫云海蓬萊
[元] 劉因 《清平樂(lè )·青松偃蹇》
24、漸覺(jué)云海沈沈
[宋] 柳永 《破陣樂(lè )·露花倒影》
25、又見(jiàn)孤云海上生
[清] 顧炎武 《海上》
26、云海茫茫人換世
[金] 蔡松年 《念奴嬌·念奴玉立》
27、茫茫云海浩無(wú)邊
[宋] 趙師俠 《訴衷情·茫茫云海浩無(wú)邊》
28、云海杳茫茫
[元] 李齊賢 《巫山一段云 西江風(fēng)雪》
29、卻隨恨遠連云海
[宋] 惠洪 《千秋歲·半身屏外》
30、不道云海深
[唐] 王昌齡 《錄自《文鏡秘府論》》
31、云海行香
[元] 王處一 《滿(mǎn)庭芳·龍轉西江》
32、扶搖震云海
[宋] 張耒 《感遇二十五首》
33、千載云海茫茫
[宋] 曾覿 《燕山亭·玉立明光》
34、渺渺春云海嶠歸
[宋] 黎廷瑞 《南鄉子·醉罷黑瑤池》
35、漠漠愁云海戌迷
[宋] 文天祥 《題蘇武忠節圖》
36、舊夢(mèng)蒼茫云海際
[宋] 彭元遜 《蝶戀花·微雨燒香馀潤氣》
37、云海方壺
[元] 劉敏中 《沁園春 張君周卿將赴濟南提刑經(jīng)歷,出示樂(lè )》
38、云海茫茫
[宋] 趙文 《鶯啼序》
39、仙山杳杳空云海
[宋] 孔平仲 《千秋歲·春風(fēng)湖外》
40、阿母種桃云海際
[唐] 劉禹錫 《雜歌謠辭·步虛詞》
41、從此茫茫隔云海
[近代] 樊增祥 《后彩云曲》
42、云海經(jīng)時(shí)別
[唐] 武元衡 《歸燕》
43、浩浩若云海
[宋] 吳芾 《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(jiǎn)堂自景星巖再住》
44、魷沈云海遠
[宋] 田錫 《擬古》
45、云海已溟茫
[唐] 沈佺期 《答魑魅代書(shū)寄家人》
46、見(jiàn)說(shuō)蒼茫云海外
[] 李好古1 《江城子·從來(lái)難翦是離愁》
47、云海沈沈
[宋] 康與之 《漢宮春·云海沈沈》
48、別離恨遠如云海
[宋] 丘崈 《千秋歲·窺檐窗外》
49、古代曾云海綠
[現代] 毛澤東 《念奴嬌·井岡山》
50、云海方蕩潏
[唐] 陳子昂 《感遇詩(shī)三十八首》
51、拈引山云海月魂
[宋] 釋紹曇 《偈頌十九首》
52、云海路漫漫
[宋] 何大圭 《水調歌頭·今夕出佳月》
53、山擁飛云海水清
[唐] 曹唐 《三年冬大禮五首》
54、暮隔碧云海
[唐] 張祜 《鸚鵡》
55、到此方知是云海
[近代] 惲代英 《游黃山》
56、飄蕩云海深
[唐] 羊士諤 《九月十日郡樓獨酌》
57、夏云海中出
[唐] 宋之問(wèn) 《送武進(jìn)鄭明府》
58? ?放言深入妙云海
[宋] 王安石 《贈彭器資》
59、云海闊
[元] 王庭筠 《水調歌頭·秋風(fēng)禿林葉》
60、云海微茫露晴岫
[宋] 韓玉 《感皇恩·遠柳綠含煙》
61、云海竟沉沉
[宋] 樓鑰 《陳文懿公挽詞》
62、晚來(lái)云海沉沈沈
[宋] 王詵 《花發(fā)沁園春·帝里春歸》
63、千里恩深云海淺
[宋] 張先 《離亭宴·捧黃封詔卷》
64、云海相望定渺然
[宋] 史堯弼 《賀蘇邛州移鼎州兼呈八座四絕》
65、生意浩云海
[宋] 魏了翁 《次韻黃侍郎海棠花下怯黃昏七絕》
66、便尋云海住三山
[唐] 李涉 《逢舊二首》
67、一上蓬萊盾云海
[宋] 湯漢 《贈久軒提刑江東二首》
68、漫漫云海
[元] 丘處機 《無(wú)俗念 仙景》
69、尚有疑云海上生
[現代] 郁達夫 《中秋口號》
70、云海漫相連
[唐] 裴夷直 《獻歲書(shū)情》
71、吉語(yǔ)云云海外傳
[唐] 薛逢 《伏聞令公疾愈對見(jiàn)延英,因有賀詩(shī)遠封投獻》
72、蒼蒼云海相期急
[宋] 孫應時(shí) 《答任檢法》
73、云海一翻蕩
[唐] 盧綸 《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(fā)崔補闕峒》
74、燕云海闊歸鴻杳
[宋] 諶祜 《句》
75、云海暗傷離
[唐] 楊巨源 《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》
76、萬(wàn)里云???/p>
[唐] 劉長(cháng)卿 《夕次檐石湖,夢(mèng)洛陽(yáng)親故》
77、杳冥云海去
[唐] 孟浩然 《同曹三御史行泛湖歸越》
78、云海彌茫
[宋] 馮取洽 《金菊對芙蓉·寶鏡緣空》
79、曠蕩阻云海
[唐] 高適 《薊門(mén)不遇王之渙、郭密之,因以留贈》
80、云海蒼茫人遠
[當代] 梁羽生 《金縷衣》
81、眼前云海波瀾闊
[現代] 老舍 《黃山云》
82、云海人閑
[宋] 吳文英 《丑奴兒慢/采桑子慢 雙清樓》
83、千載空祠云海頭
[唐] 徐凝 《題伍員廟》
84、讀書(shū)廿年想云海
黃炎培 《蓮花峰絕頂》
85、云海腳下流
豐子愷 《登天都》
86、三山云海幾千里
[元] 薩都剌 《過(guò)嘉興》
87、曉行云海意蒼茫
[宋] 釋寶曇 《簡(jiǎn)史子由主簿》
88、云海意差池
[唐] 張說(shuō) 《相州前池別許鄭二判官景先神力》
89、相望渺云海
[宋] 毛滂 《寄曹子方使君》
90、浮筠云海上
[宋] 張九成 《魯直上東坡古風(fēng)坡和之因次其韻》
91、九萬(wàn)風(fēng)云海浪深
[宋] 劉兼 《自遣》 已折疊1條劉兼的查詢(xún)結果
92、云海南溟遠
[唐] 賈至 《送夏侯參軍赴廣州》
93、茫茫云海外
[唐] 錢(qián)起 《鑾駕避狄歲寄別韓云卿》
94、云海茫茫但延佇
[宋] 李芬 《送吳將軍元瑜》
95、三山渺云海
[宋] 程公許 《留別李貫之大著(zhù)二首》
96、清高鳴雁低云海
[宋] 熊禾 《客里書(shū)事》
97、旁臨云??諒涂?/p>
[宋] 曹勛 《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》
98、蒼蒼云海路
[唐] 韓愈 《雜詩(shī)四首》
99、云海占空虛
[宋] 王洋 《和曾谹父雨中詩(shī)》
100、氣吞云海浪
[宋] 戴復古 《諸侄孫登白峰觀(guān)海上一景》
101、誰(shuí)云海上移
[宋] 趙時(shí)韶 《浮來(lái)山》
102、東風(fēng)吹云海天黑
[宋] 歐陽(yáng)修 《春寒效李長(cháng)吉體》
103、云海浮游
[] 劉海粟 《滿(mǎn)庭芳 七上黃山》
104、乾坤云海風(fēng)帆
[宋] 王質(zhì) 《泛蘭舟·蕭蕭烏帽黃衫》
105、蒼茫云海渺無(wú)津
[宋] 姜特立 《劉巖居士再和去年中秋見(jiàn)貽次韻》
106、風(fēng)帆渺云海
[宋] 汪炎昶 《次韻王子植見(jiàn)寄》
107、翻身渺云海
[宋] 石世英 《訪(fǎng)陶山寺》
108、遠者渺云海< /p>
[宋] 李流謙 《元質(zhì)偶招客飲為賦此篇》
109、芒鞋踏墨云海翻
[明] 許伯旅 《題林盤(pán)所學(xué)民家藏溫日觀(guān)葡萄》
110、茫茫有類(lèi)墮云海
[宋] 王之道 《次韻孫興宗秋懷》
111、云海湖山有主人
[宋] 楊簡(jiǎn) 《寶蓮官舍偶作》
112、云海翻狂瀾
[宋] 賀鑄 《題武昌鄭判官直節亭》
113、云海浩無(wú)涯
[宋] 杜范 《再用韻》
114、忘記云海寬
[宋] 范成大 《西山有單鵠行》
115、應忘云海邊
[唐] 李嘉祐 《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》
116、云海何頹唐
[宋] 周文璞 《送澗泉》
117、六鰲云海冠蓬萊
[宋] 楊億 《喜賀梁三入翰林》
118、一片歸云海樹(shù)空
[宋] 白珽 《寄天香庵恬上人》
119、云海高翔羨管寧
[宋] 蘇籀 《舟中懷古一首》
120、懸知皓月升云海
[宋] 張镃 《晚眺》
121、云海扶搖一息看
[宋] 項安世 《送胡仲方二首》
122、白衣仙人云海上
[宋] 喻良能 《月窗以所畫(huà)觀(guān)音見(jiàn)遺為賦一篇》
123、貝闕珠宮眩云海
[宋] 李呂 《喜雪應制次韻》
124、眷此云海區
[宋] 趙汝遇 《重建神秀樓追和忠定公韻》
125、風(fēng)帆云海幾朝昏
[宋] 王奕 《題焦山客位》
126、誰(shuí)云海上移
[宋] 梅堯臣 《浮來(lái)山》
127、云海故巢深
[唐] 白居易 《和武相公感韋令公舊池孔雀》
128、云海蒼茫萬(wàn)里春
[宋] 范端臣 《城南塔院》
129、收拾山云海月情
[宋] 釋心月 《說(shuō)無(wú)生話(huà)圖贊》
130、一朵紅云海上來(lái)
[唐] 呂巖 《題永康酒樓》
131、六鰲云海渺何許
[宋] 方岳 《呈和仲》 已折疊1條方岳的查詢(xún)結果
132、幾航云海使南天
[宋] 秦觀(guān) 《客有傳朝議欲以子瞻使高麗大臣有惜其去者白》
133、寥寥云海已經(jīng)年
[宋] 李洪 《次韻陸元量見(jiàn)寄》
134、話(huà)盡山云海月情
[宋] 釋妙倫 《寄人》
135、云海不教鵬怒飛
[宋] 楊萬(wàn)里 《和李與賢投贈之韻》
136、鶴帶晴云海上還
[明] 夢(mèng)觀(guān)法師 《舜江楊邦彥家扁二首次劉允若韻》
137、月離云海飛金鏡
[宋] 孫何 《侍宴御樓》
138、云海茫茫何許
[元] 許楨 《摸魚(yú)子·買(mǎi)陂塘旋栽楊柳》
139、云海馳余心
[明] 豐坊 《十月十一日作》
140、云海三山路忽通
[宋] 盧正中 《游洞霄宮》
141、他年云海相逢處
[宋] 羅公升 《發(fā)湖州二首》
142、楚天吳天云海寬
[明] 蘭江濋公 《登鐘山唯秀亭》
143、長(cháng)風(fēng)吹云海波起
[明] 盧熊 《白云?!?/p>
144、云海蒼茫情更深
[明] 浦源 《贈別沈校書(shū)》
145、起視云???/p>
[] 王偁 《送黃紀事濟》
146、云海望中白
[明] 戴良 《歲暮偶題二十二韻》
147、共訝玄菟隔云海
[明] 高啟 《朝鮮兒歌(予飲周檢校宅,有二高麗兒歌舞者》
148、云海去愁人
[唐] 張子容 《送孟八浩然歸襄陽(yáng)二首(下篇一作王維詩(shī))》
149、交友如云海內多
袁華 《憶昨(二首)》
150、云海冥冥望不回
[明] 鄭善夫 《上妙高臺》
151、云海滄洲
[宋] 劉天游 《氐州第一》
152、望斷孤云海天暮
[明] 全室宗泐 《淮之水送別》
153、方士云海中有仙
[宋] 劉克莊 《讀秦紀七絕》
154、云海獨言歸
[唐] 郎士元 《贈萬(wàn)生下第還吳)》
155、旦聞云海滴
[明] 唐之淳 《送貢先生(五十韻)》
156、鶴歸云海心空在
[宋] 孔武仲 《發(fā)蔡州》
157、云海落潮時(shí)
[宋] 王珪 《送騰舜敷》
Hash:bc36a01547e202612cb7a01f9147352f242bb78f
聲明: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