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??交界景點(diǎn) 安徽河南交界旅游
導讀:豫??交界景點(diǎn) 安徽河南交界旅游 1. 安徽河南交界旅游 2. 河南安徽三省交界 3. 安徽河南交界處的旅游景點(diǎn) 4. 安徽河南交界的地方 5. 河北河南交界處旅游 6. 湖北河南交界旅游 7. 安徽河南旅游周邊 8. 安徽河南交界處 9. 安徽和河南交界處景點(diǎn)
1. 安徽河南交界旅游
有駐馬店,周口、商丘、信陽(yáng)
駐馬店,河南省下轄地級市,位于河南中南部,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,位于全國第三級地貌臺階上,橫跨南陽(yáng)盆地東緣和淮北平原,處在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(guò)渡地帶;總面積15083平方千米,轄1個(gè)區、9個(gè)縣;2018年總人口805.18萬(wàn)人。
商丘,河南省地級市。東望安徽淮北、江蘇徐州,西接河南開(kāi)封,南襟河南周口、安徽亳州,北臨山東菏澤、濟寧。東西橫跨168公里,南北縱貫128公里,商丘市轄區面積約占河南省總面積的6.4%,區域面積10704平方公里。
信陽(yáng),古稱(chēng)義陽(yáng)、弋陽(yáng)、申州,又名申城,為河南省地級市,地處河南省最南部、淮河上游,東連安徽,南接湖北,為三省通衢,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,也是中國南北地理、氣候、文化的過(guò)渡帶。
阜陽(yáng),古稱(chēng)汝陰、順昌、潁州,位于安徽省西北部,華北平原南端。西北部與河南省周口市,西與河南省新蔡縣相鄰,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(yáng)市相接,北部、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,東部與淮南市相連,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。
2. 河南安徽三省交界
武漢東北部應該是麻城和紅安,那邊跟安徽和河南交界,大別山是橫穿皖豫的,所以應該是大別山山脈。
拓展資料
大別山脈,狹義指大別山,廣義指桐柏山—大別山這個(gè)相連的大山脈及其支脈和余脈的總和(也稱(chēng)淮陽(yáng)山脈,類(lèi)似大巴山脈包括武當山和大巴山等),位于中國中部山原。
在湖北、河南、安徽三省交界處,介于北緯30°10′~32°30′,東經(jīng)112°40′~117°10′。大別山脈東延為(也稱(chēng)皖山)和張八嶺,三者合稱(chēng)淮陰山,西段作西北—東南走向,東段作東北—西南走向,是長(cháng)江與淮河水系的分水嶺。一般海拔500~800米,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,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。
3. 安徽河南交界處的旅游景點(diǎn)
河南省呈西高東低地勢,北、西、南三面千里太行山脈、伏牛山脈、桐柏山脈、大別山脈沿省界呈半環(huán)形分布。
太行山脈
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(xiàn)。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,縱跨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4省、市,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,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,西接山西高原,東臨華北平原,呈東北-西南走向,綿延數400余公里。太行山由多種巖石結構組成,呈現不同的地貌,大部分海拔在1200以上,有眾多河流發(fā)源或流經(jīng),地勢北高南低并儲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。太行山是中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(xiàn)之一,也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(xiàn)。
伏牛山脈
伏牛山,是中國河南省西南部山脈。東南與南陽(yáng)的桐柏山相接,為秦嶺東段的支脈。西北-東南走向,長(cháng)約400公里,為淮河與漢江的分水嶺。海拔1,000公尺左右,三大主峰分別為雞角尖、玉皇頂、老君山,其中雞角尖的海拔2222.5米,是伏牛山最高峰。伏牛山是著(zhù)名暴雨區。1975年8月上旬河南泌陽(yáng)縣林莊最大日降水量1,005毫米,方城縣郭村最大日降水量999毫米。主要旅游景區:中國南陽(yáng)伏牛山世界地質(zhì)公園、國家AAAAA級景區堯山、老君山、白云山以及寶天曼、老界嶺、雞角尖等景區。
桐柏山脈
桐柏山脈位于中國河南省、湖北省邊境地區,其主脊北側大部在河南省境內,主脊南側余脈延伸到湖北省境內,其主峰太白頂,為千里淮河起源地, 海拔1140米,屬淮陽(yáng)山脈西段,西北-東南走向,桐柏山西北起自河南南陽(yáng)盆地東緣,東南止于武勝關(guān)與大別山相接,西南至湖北省棗陽(yáng)、應山一線(xiàn),北界大致在嵖岈山,西北在方城? ??七里崗以東(洪儀河、桐柏、淮河店、董家河、浉河港至潭家河)一帶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(xiàn),山脈呈西北-東南方向延伸,長(cháng)達120余公里,海拔高度多在400~800米,構成了淮河與長(cháng)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。
大別山脈
大別山脈,位于中國中部山原,在湖北、河南、安徽三省交界處。大別山脈西接桐柏山,東延為(也稱(chēng)皖山)和張八嶺,三者合稱(chēng)淮陰山,西段作西北-東南走向,東段作東北-西南走向,是長(cháng)江與淮河水系的分水嶺。一般海拔500~800米,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,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。
4. 安徽河南交界的地方
安徽周邊相鄰的省市有:有六個(gè),分別是:山東省、江蘇省、浙江省、江西省、湖北省與河南省。
安徽,簡(jiǎn)稱(chēng)“皖”,省會(huì )合肥,位于中國大陸東部,屬于華東地區,介于東經(jīng)114°54′-119°37′,北緯29°41′-34°38′之間,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。安徽得名于“安慶府”與“徽州府”之首字。
拓展資料
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。在繁昌縣人字洞發(fā)現距今約250萬(wàn)年前人類(lèi)活動(dòng)遺址。在和縣龍潭洞發(fā)掘的三四十萬(wàn)年前舊石器時(shí)代的“和縣猿人”遺址,表明遠古時(shí)期已有人類(lèi)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。
在東至縣發(fā)掘了有著(zhù)安徽“周口店”之稱(chēng)的距今40萬(wàn)年年前的華龍洞,在蚌埠發(fā)現了距今約7000年雙墩遺址,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(fā)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(shí)代文化遺存,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。安徽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(shí)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。
安徽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、新安文化、皖江文化、廬州文化等組成。
5. 河北河南交界處旅游
青島跟哪個(gè)省也不交界,青島屬于青島市,東面環(huán)海,北面和煙臺交界,西臨高密濰坊,南鄰日照,煙臺濰坊日照都是山東省的,不可能和別的省交界,要說(shuō)山東省是和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搭界的,青島位于山東省東部的中部地區,所以不和任何省搭界的。
6. 湖北河南交界旅游
湖北十堰市周邊城市有???、谷城、老河口、淅川、商南、山陽(yáng)、鎮安、白河、旬陽(yáng)、平利、鎮坪、巫溪。
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,地處秦巴山區東部、漢江中上游地區,與河南西部、陜西南部、重慶東部等3省市邊境交界。獨特的地理位置,使十堰地域自古有“南跨荊襄、北枕商洛、東撫南陽(yáng)、西掖漢中”之譽(yù),并“南船北馬、川陜咽喉、四省通衢”之稱(chēng)。
7. 安徽河南旅游周邊
河南的南方—湖北有武漢黃鶴樓,羅田大別山,隨州大洪山,襄樊古隆中,鐘祥明顯陵,十堰武當山,神農架林區(當然還有其它的,我這是說(shuō)的緊鄰河南省的,下面也是)。 河南的西方—陜西有安康香溪洞,西安市及其兵馬俑,華山,韓城司馬遷祠,黃河壺口瀑布。 河南的西北—山西有運城關(guān)羽廟,司馬光墓,永樂(lè )宮,楊貴妃故居,臨汾丁村人遺址,晉城青蓮寺,玉皇廟,炎帝陵,長(cháng)治法興寺,老頂山。 河南的北方—河北有邯鄲媧皇宮,響堂寺石窟,石家莊周?chē)捌溱w州橋。 河南的東北—山東有濟南市區,泰山,梁山水泊,荷澤牡丹,曲阜孔子故居。 河南的東南—安徽有亳州古城花戲樓,淮南八公山,阜陽(yáng)市。 中國目前各省的旅游規劃和市場(chǎng)運籌都向河南省看齊,河南現在的旅游是全國做的最好的
8. 安徽河南交界處
河南和江蘇不搭界。
河南省位于華北平原南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。西起東經(jīng)110°21′,東至東經(jīng)116°39′,跨經(jīng)度6°18′,直線(xiàn)距離約580千米;南自北緯31°23′,北到北緯36°22′,跨緯度4°59′,直線(xiàn)距離約550千米。東連山東 、安徽,西鄰陜西,北與河北、山西相接,南臨湖北。
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部,長(cháng)江、淮河下游,東瀕黃海,北接山東,西連安徽,東南與上海、浙江接壤,是長(cháng)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地跨東經(jīng)116°18′~121°57′,北緯30°45′~35°20′。陸域面積10.72萬(wàn)平方千米,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.12%。
9. 安徽和河南交界處景點(diǎn)
徐州市位于江蘇西北部,是蘇魯豫皖的交匯中心,是兩漢文明的發(fā)源地,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,是劉邦故里、項羽故都,被譽(yù)為“帝王之鄉”。徐州市有多處旅游景點(diǎn),如漢高祖劉邦像、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、云龍山、云龍湖、李可染藝術(shù)館等。
與徐州交界的河南省商丘市,位于河南省東部,商朝曾經(jīng)在此建都,是中國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,因此被稱(chēng)為三商之源·華商之都。商丘是歷史文化名城,有國家5A級的永城芒碭山旅游區,內有芒碭山旅游區、漢梁王陵景區、漢高祖劉邦斬蛇處僖山景區等景點(diǎn)。
Hash:856a9d3ca74581ed016cd2b415914807f5227721
聲明:此文由 夢(mèng)相隨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